前几天晚上起夜,客厅灯居然亮着一小盏。走近了才看见,老周蹲在茶几旁,手里捏着我的保温杯,正往里面倒枸杞水。我这人睡眠浅,一醒就难再睡,他倒好,听见我房间有动静,先一步把水晾上了。说起来也怪,年轻时我们俩总为这些“小事”吵架。他忘了给我买奶茶,我能闹到半夜;我没提醒他收阳台的衣服,他能摆一天脸色。那时候总觉得,婚姻就得轰轰烈烈,纪念日要鲜花礼物,生病时要嘘寒问暖到夸张,才算得上“被爱”。现在呢?结婚第十五年,浪漫早被柴米油盐磨成了另一种样子。早上我煮面,顺手就给他卧个溏心蛋——知道他牙不好,蛋黄不能太老。他下班回来,会把我堆在沙发上的脏衣服分好类,深色浅色拆开洗,连我内衣上的小勾丝都记得手洗。
上周他感冒,发烧到38度还硬撑着去公司。我没像以前那样追着他骂“不爱惜身体”,就默默把退烧药和温水放在他公文包里,贴了张便利贴,就写俩字“记得吃”。晚上他回来,烧退了不少,进门第壹句话不是说自己舒服了,是问我“晚饭吃的啥?我带了楼下张记的酱鸭,你上次说想吃”。你别说,中年夫妻的“搭伙”,真不是凑活过日子那么简单。上个月家里水管爆了,水漫得客厅到处都是。我站在水里慌得直跺脚,老周倒是稳,先关总阀,再找拖把,还不忘把我往门外推:“你去楼上李姐家待着,这儿水凉,别冻着。”
后来我俩蹲在地上擦水,擦到半夜,地板上全是泡沫。他突然笑了,说“还记得刚结婚那年,租的房子漏雨,咱们也是这样蹲在地上接水,你还哭了,说日子太苦”。我也笑,那时候哭是觉得委屈,现在看着他眼角的皱纹,倒觉得挺踏实。苦是真的苦过,但两个人一起扛,就没那么难了。
其实吧,中年婚姻忌讳的就是拿年轻时的标准来套。我闺蜜总抱怨她老公“不懂浪漫”,结婚纪念日就只做了顿家常菜。可她忘了,住院那半个月,是她老公每天下班先去医院送饭,再回家给孩子辅导作业,硬生生瘦了五斤。走心这事儿,从来都藏在看不见的地方。老周有个小本子,记着我过敏的药,记着我妈喜欢的降压茶,甚至记着我每次来的日子。有次我随口说“近颈椎疼”,没过两天他就抱回个按摩仪,说是同事推荐的,按完特别舒服。我问他多少钱,他含糊其辞说“打折买的”,后来才从他同事那儿知道,那玩意儿可贵了,他省了半个月烟钱买的。
真的,真的不用太纠结那些形式。情人节的玫瑰会谢,但早上热好的牛奶不会;生日的蛋糕会化,但深夜留的那盏灯不会。中年夫妻,就像两只互相取暖的刺猬,离得太近会扎,离得太远会冷,慢慢就找到了合适的距离——左手搭伙过日子,右手走心过余生。
昨天周末,我俩没出去吃饭,就在家做了顿火锅。热气腾腾的锅里,涮着他爱吃的毛肚,我爱吃的青菜。电视里放着老掉牙的电视剧,他剥蒜,我调酱,偶尔说两句闲话。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这就是好的日子了。
没有那么多甜言蜜语,也没有那么多惊喜感动。就是你知我的辛苦,我懂你的不易;你为我添件衣,我为你倒杯水。搭伙是生活的底气,走心是感情的底色,两者凑在一起,就是中年婚姻踏实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