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刷到一个街头采访,记者问路人:“你觉得婚姻有七年之痒吗?”有位大姐笑着说:“哪用七年啊,现在七个月就痒了,有的夫妻七天都过不去。”虽是玩笑,却挺扎心。多少夫妻,热恋时如胶似漆,日子一长,却渐渐无话可说。有人选择分开,彼此解脱;也有人继续凑合,在同一屋檐下,活成了熟悉的陌生人。婚姻坏的结局,其实不是吵架,也不是离婚,而是两个人早就没感情了,却还因为孩子、面子、或者习惯,硬生生绑在一起,做一对“表面夫妻”。
第壹种,一方强势、一方卑微,婚姻像上下级。这种关系里,一个人总想控制,另一个不断忍让,平等和尊重早就没了踪影。想起一位婚姻咨询师讲的案例。妻子小张的丈夫,在外是老实员工,回家却动不动发火。有一次因为菜咸了,他大骂不止,小张低声下气说下次注意,他反而摔了杯子,玻璃碎了一地,孩子吓得直哭。小张不是没想过离,可每次丈夫发完脾气,又会认错求饶。她心一软,想想孩子,想想外人眼光,就又退回去了。这样的婚姻,早就变了味。一方习惯了控制,一方习惯了依赖,时间越长,越难挣脱。真正健康的感情,不该是谁管着谁,而是彼此扶持。有时候,婚姻里也需要踩一脚刹车——弱势的一方停下依赖,强势的一方停止控制。
第二种,各过各的,婚姻像合租。知乎上有人问:“夫妻间哪句话伤人?”一个回答被顶得很高:“都老夫老妻了,还有什么可聊的。”无话可说的婚姻,比吵架还冷。网友李东和妻子结婚十年,起初也有说不完的话。后来妻子聊孩子,他回“你定就行”;他聊工作,妻子也兴趣不大。日子久了,除了“吃饭了”“孩子学费交了”,家里安静得像图书馆。直到妻子提出离婚,他才慌了神:“我们就像两个哑巴一起生活,太压抑了!”有人说,好的婚姻是“聋子配瞎子”——互相装糊涂。其实那是无奈。真正能过下去的夫妻,不是你装聋,我作哑,而是我愿意说,你愿意听。哪怕吵架,也是一种交流。怕的不是有矛盾,而是连吵架的欲望都没了。
第三种,互相埋怨,日子过得像辩论赛。有句话讲得透:“抱怨,是不幸婚姻的起点。”朋友佳佳常跟我吐苦水。有一次她下班赶着做饭,让老公洗碗,老公甩来一句:“那是女人干的活儿”,就瘫着刷手机。佳佳火冒三丈,边洗边骂,老公也不服软,两人翻旧账吵到半夜,后陷入冷战。这样的场景太常见了:一个在埋怨,一个在反驳,谁也不让谁。日子久了,只剩疲惫。其实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不想沟通,而是用错了方式。比如“你说的是人话吗?”这是发泄情绪;“我今天也很累,能不能歇会儿再收拾?”这才是表达感受。看得见的是抱怨,看不见的是心里的需求。把攻击换成感受,婚姻才不会变成战场。作家蒙田说过:“好婚姻是人生至福,坏婚姻活如地狱。”谁结婚都不是为了找罪受。别让婚姻变成控、冷漠或者埋怨的牢笼。你尊重我,我理解你,有话好好说,有心好好疼,这日子才能过得下去